• 设为首页
  • English
  • 旧版网站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以信仰为名 探红脉之基:语思实践队重庆分队酉阳实践

来源:   作者:  发表日期:2025-07-08 19:35  阅读次数:



红色基因代代传,革命精神久弥新。7月2日,华体会平台app与西南大学华体会平台app联合实践队出征仪式在西南大学华体会平台app举行。西南大学指导老师黄亦豪和华中师范大学指导老师张志彬寄语队员严守安全底线,在实践中锻炼自我。随后实践队驱车前往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开启一场信仰追寻之旅。


赤心昭日月,忠烈满门传

实践队前往参观酉阳县龙潭镇赵世炎故居。“赵世炎同志是一个高尚的共产主义者。”这是聂荣臻对他的评价。赵世炎在五四运动中奔走抗争;19岁赴法勤工俭学,因常在黄昏躲在天台读书而有了 “黄昏之贼”的戏称;他回国后领导多次工人运动,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牺牲。赵世炎牺牲后,其妻子与姐妹也相继走上革命道路,投身于救国浪潮之中。透过古老朴素的家具与牌匾,赵世炎同志的崇高革命信仰跨越时空,激励着实践队队员们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图一 实践队队员参观赵世炎纪念馆


白发连青春,红心映忠诚

广场上,实践队队员们采访了一位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他的手上布满触目惊心的白色瘢痕,手臂上的徽章却格外耀眼。96岁高龄的苏银昌老人回忆峥嵘岁月,讲到自己后背嵌入七块弹片,医生抢救成功后感慨“英雄,我们终于把你救活了!”令在场队员十分动容。苏老纪念衫上的八一军旗是光荣的象征,亦是信仰的指引。队员们认真倾听,为革命战士不畏艰险的精神打动,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血脉的信念。

图二 实践队员采访苏昌银


青老守初心 薪火传乡情

酉阳县光明村的老党员钟翠香,常组织党员清扫村道、整治环境,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村容村貌换新颜。而在龙潭镇上,青年志愿者陈潇用镜头记录家乡,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人看到这片土地的潜力。他自愿担任向导,介绍家乡与民族文化,成为群众眼中的“实干榜样”。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钟翠香和陈潇一老一青,角色不同、方式有别,但都怀着守护家乡振兴乡村的信仰,用行动书写新时代的乡村答卷。


图三 实践队队员采访老党员钟翠香


“革命老兵身上的伤痕都是英雄的勋章”“正是因为有无数默默奉献的党员和青年,中国才能不断向前。”两位指导老师也做了总结,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信仰是指引我们向前的明灯,希望队员们在英雄和榜样的故事里找寻信仰之光,也在革命斗争的事迹中赓续红色血脉。语思青年行,巴楚薪火传,实践队队员从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磨炼本领,增长才干,不断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图四 实践队队员在赵世炎雕塑前合影


图文:陈舒娴、张玉红

审校:吴波

审核:陈哲

学生工作

    版权所有 ? 2014 华体会平台app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三号教学楼

    电话:027-67868297 传真:027-67868437电子信箱:sfl@ccnu.edu.cn